產品目錄
聯系方式
北京華科盛精細化工產品貿易有限公司
聯系人:李躍
手機:13683659548
電話:010-64112272,-010-64112273
傳真:86-010-64112273
地址:北京朝陽區(qū)北苑路172號歐陸大廈
郵編:100101
網址:whjxh.cn
郵箱:13683659548@163.com
聯系人:李躍
手機:13683659548
電話:010-64112272,-010-64112273
傳真:86-010-64112273
地址:北京朝陽區(qū)北苑路172號歐陸大廈
郵編:100101
網址:whjxh.cn
郵箱:13683659548@163.com
首頁 > 企業(yè)動態(tài) > 磷酸鹽緩沖液如何維持培養(yǎng)基的生理pH環(huán)境?
企業(yè)動態(tài)
磷酸鹽緩沖液如何維持培養(yǎng)基的生理pH環(huán)境?
更新時間:2025-09-23 點擊次數:82次
在細胞培養(yǎng)、微生物培養(yǎng)等生物實驗中,培養(yǎng)基的pH值是影響細胞生長與代謝的關鍵因素之一。大多數哺乳動物細胞(如HeLa細胞、CHO細胞)和微生物(如大腸桿菌)適宜生長的pH范圍為7.2-7.4(接近人體血液的生理pH),而培養(yǎng)基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(如氨基酸、糖類)代謝會產生酸性或堿性物質(如乳酸、CO?),導致pH波動。磷酸鹽緩沖液(PBS,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)通過其獨特的化學特性,成為維持培養(yǎng)基生理pH環(huán)境的“穩(wěn)定器”。
一、磷酸鹽緩沖體系的核心:
其主要成分是NaH?PO?與Na?HPO?,二者構成一對共軛酸堿對(pKa?≈7.2,接近生理pH)。根據緩沖溶液原理,當培養(yǎng)基中因代謝產生H?(酸性物質增多)時,Na?HPO?(弱堿)會與H?結合生成NaH?PO?(弱酸),消耗多余的H?以維持pH不下降;反之,當代謝產生OH?(堿性物質增多)時,NaH?PO?(弱酸)會釋放H?與OH?中和,生成Na?HPO?(弱堿),阻止pH過度上升。這種“消耗酸-中和堿”的動態(tài)平衡,使磷酸鹽緩沖液能在一定范圍內(pH 6.8-7.6)有效抵抗pH波動。
二、生理pH適配性:
細胞培養(yǎng)中常用的磷酸鹽緩沖液pH通常調整為7.2-7.4(如PBS的配方:NaCl 8g/L、KCl 0.2g/L、Na?HPO?1.44g/L、KH?PO?0.24g/L,溶于1L去離子水后pH≈7.4)。這一范圍與哺乳動物血漿pH(7.35-7.45)高度一致,能較大程度模擬體內環(huán)境,避免因pH偏離導致的細胞應激反應(如酶活性降低、膜蛋白功能異常)。例如,在雜交瘤細胞培養(yǎng)中,若pH降至7.0以下,細胞增殖速率會顯著減緩;若pH升至7.6以上,可能出現細胞凋亡。該緩沖液通過實時調節(jié)H?濃度,將培養(yǎng)基pH穩(wěn)定在這一“安全區(qū)間”。
三、多場景適配:
該緩沖液不僅可直接作為緩沖體系加入培養(yǎng)基(如DMEM、RPMI 1640基礎培養(yǎng)基中均含磷酸鹽成分),還可單獨配制成PBS用于細胞洗滌、樣本稀釋等操作。其優(yōu)勢在于:
•離子強度適中:Na?、K?等離子濃度與細胞外液接近(如PBS的滲透壓約290mOsm/L),避免因滲透壓失衡導致細胞皺縮或腫脹;
•兼容性強:不與大多數培養(yǎng)基成分(如血清、抗生素)發(fā)生化學反應,且對細胞無毒性;
•靈活調節(jié):通過調整Na?HPO?與NaH?PO?的比例(如增加Na?HPO?比例可提高pH上限,增加NaH?PO?比例可降低pH下限),可適配不同細胞的特殊pH需求(如昆蟲細胞培養(yǎng)常用pH 6.2-6.4,此時需調整磷酸鹽比例至pKa?≈2.1或pKa?≈12.3的緩沖對,但磷酸鹽緩沖液仍可作為輔助成分)。
四、局限性補充:
盡管磷酸鹽緩沖液在生理pH范圍內表現優(yōu)異,但在異常pH條件(如pH<6.0或>8.0)或特殊培養(yǎng)場景(如高濃度CO?培養(yǎng)箱中,CO?會與水反應生成H?CO?降低pH)中,可能需要與其他緩沖體系(如HEPES緩沖液,pKa≈7.5,對CO?不敏感)協(xié)同使用。例如,在干細胞培養(yǎng)中,常將磷酸鹽緩沖液與HEPES按比例混合,既維持基礎pH穩(wěn)定性,又抵抗CO?波動的影響。
綜上,磷酸鹽緩沖液通過共軛酸堿對的動態(tài)平衡、生理pH的精準適配以及多場景的兼容性,成為維持培養(yǎng)基生理pH環(huán)境的核心工具,為細胞與微生物的健康生長提供了穩(wěn)定的化學基礎。
上一篇 : 沒有了 下一篇 : 芐索氯銨滴定液在藥物檢測中的應用